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兖矿在西南首个智能化采煤面建成

2018/8/20 9:40:37      点击:

兖矿集团贵州能化公司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于近日通过了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验收组的验收,成为贵州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四省一市中唯一一个通过省级验收且正常生产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在发耳煤矿调度室控制台,操作人员一键按下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设备按钮,调度大屏上显示的井下工作面设备运转图像清晰可见:综采设备进入自动割煤、推溜、拉架、装煤和运输等生产流程,整个启动过程用时49s。

 

和许多煤矿一样,随着矿井水平的延伸,发耳煤矿生产辅助系统越来越复杂,设备增多,人力成本逐年增加,招工难问题愈加突出。因此,煤矿企业在机械化基础上大力推广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是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智能化减人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积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兴动能,坚持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三化建设,实施矿井机械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目标。”贵州能化党委书记、董事长姚秀通说。

 

最令人欣喜的是,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于4月26日通过了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验收组的验收,成为贵州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四省一市中唯一一个通过省级验收且正常生产的智能化工作面。这是贵州能化安全生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党的十九大代表朱加贤全程参与了发耳煤矿智能化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对这套

系统的“性格和脾气”一清二楚。“在贵州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智能化工作面成功运行,工作面集控中心或矿调度中心一键启动’远程操控,形成了‘可视化远程操控’的安全生产新模式,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从普通采煤工人成长为该矿采煤副总工程师的朱加贤感慨道,“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无人操作有人干预,既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度,又将矿工从危险性较大的区域解放出来,生产效率较改造前提高了21%。工作面由原来的2名煤机司机跟机操作、6名支架工分段跟机拉架,变为1人远程操控、2人工作面巡视,工作面减少岗位工人30余人,年可减少人工成本支出300多万元。”

 

“我们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争取早日破解煤岩识别、煤机自动定位跟随技术,最大限度地将

矿工从艰苦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矿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谈及未来,姚秀通信心满满地说。